俄专家错判了形势: 若中国答应特朗普要求, 中导条约就能困住美国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形势正在起变化。
2025年8月4日,俄罗斯外交部一纸声明击碎了冷战遗留的最后一块军控基石——宣布“维持《中导条约》的条件已经消失”,俄罗斯正式放弃履行条约义务。
六年前美国单方面退出该条约时,俄罗斯曾保持克制;如今随着美国在亚太和欧洲加速部署中程导弹,俄方最终按下终止键。
图|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·科尔图诺夫。
就在国际社会担忧全球军控体系崩塌之际,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·科尔图诺夫抛出观点:特朗普政府其实有意恢复条约机制,但前提是中国必须加入。
这一判断看似合乎逻辑,实则严重误读了中美俄三边博弈的本质,更低估了中国捍卫核心安全利益的决心。
科尔图诺夫在8月7日莫斯科圆桌会议上的发言,折射出部分俄罗斯学者对西方不切实际的期待。
他分析称:“导弹核武器控制从未是特朗普政府的优先事项”,但美国可能在“中国参与此类谈判”的前提下恢复中导机制。
他甚至暗示,如果中国愿意坐上谈判桌,就能约束美国在亚太的导弹扩张。
图|“堤丰”中程导弹系统
这种设想忽略了两个关键事实:其一,美国2019年退约后已公然在欧洲部署针对俄罗斯的“堤丰”系统;其二,美国同步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的同款导弹,射程直接覆盖中国东南沿海要害区域。
所谓“恢复条约”,实则是给中俄套上枷锁,而美国早已破笼而出。
《中导条约》作为冷战产物,本就与中国无关。1987年美苏签署该条约,核心是禁止双方发展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导弹。
中国始终未加入的根本原因在于,中程导弹是维护亚太安全的关键盾牌。从台海到南海,东风系列导弹承担着反制域外军事干预、维护领土完整的防御使命。
外交部多次申明中国坚持“最低核威慑”政策,核武库规模远低于美俄。
图|中国东风系列导弹
若按条约要求销毁陆基中导,相当于剥夺中国应对周边威胁的核心能力,这种单方面自缚手脚的选项从未列入中国考量。
正如科尔图诺夫自己所言:“对中国来说,这相当于核裁军……中方不会同意。”
美国退约后的行动彻底暴露其战略欺诈性。撕毁条约仅数月后,美军立即试射陆基“战斧”巡航导弹;2024年更将“堤丰”系统推进到菲律宾,剑指中国腹地。
五角大楼同步研发“暗鹰”高超音速导弹,并在澳大利亚测试中导反舰能力,计划在日本部署多域特遣部队。这些进攻性部署与“军控倡议”的表态形成荒诞对比。
图|美国总统特朗普
更讽刺的是,美国一边要求中国裁减导弹,一边将中程武器塞进“印太战略”的弹药库。中国若此刻加入条约,无异于在枪口下签署投降书。
即便假设中国接受条约,也根本困不住美国。《中导条约》存在天然漏洞——它仅限制陆基导弹。
美军早已规划好替代方案:将导弹装载到军舰、潜艇或战机上,瞬间转化为“合法”海空平台。
高超音速武器凭借5马赫以上突防能力,更不在传统导弹定义范畴内。美国的盟友体系更成为其规避义务的“白手套”。
图|美国、日本军演
德国部署的“堤丰”系统被包装成“北约集体防御”,菲律宾、日本则可能以“自主采购”名义引进中导。这种“美国点火、盟友持柴”的模式,将使任何裁军条约形同虚设。
俄罗斯专家的误判,根源在于用冷战剧本解读多极化时代的博弈。他幻想中国加入条约可形成“三边平衡”,却忽视美国单极霸权的本质逻辑。
特朗普政府退出《中导条约》的真实目标不是军控,而是挣脱束缚抢占军事优势。从退出《巴黎协定》到撕毁伊核协议,美国对国际条约的实用主义态度早已昭然若揭。
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曾一针见血指出:在核武库规模悬殊背景下要求中国与美俄同责,是“不公平也不合理”的。
图|俄罗斯、美国国旗
美俄拥有全球90%以上核武器,理当率先大幅裁减,而非将责任转嫁他国。
当前西太平洋的导弹部署态势,更印证了科尔图诺夫提议的危险性。美军“堤丰”系统在菲律宾的部署位置,已对中国沿海形成抵近威慑。
若中国销毁陆基中导,美国在关岛、日本的海空平台仍可自由投射火力,所谓“战略平衡”实则为单向透明。
俄罗斯虽宣布退出条约并计划部署“榛树”高超音速导弹,但若中国自废武功,不排除俄为缓解压力转向与美交易。
届时中国将陷入“导弹清零、强敌环伺”的地缘绝境,这绝非危言耸听,而是赤裸裸的现实政治。
图|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
国际军控体系崩塌之际,中国的选择清晰而坚定:绝不牺牲安全换取虚幻承诺。面对美国在亚太编织的导弹包围网,中国发展防御性威慑力量是正当权利。
全球安全需要平等互惠的多边协商,而非强者胁迫弱者的单边陷阱。俄罗斯专家的善良愿望改变不了丛林法则——当美国已把大炮架到别国门口时,任何理性国家都不会交出家门钥匙。
军备竞赛的潘多拉魔盒已被美国亲手打开,俄罗斯的最终退约不过是确认了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。
图|西太平洋的美军
历史证明,安全不能建立在对他方的脆弱性剥夺上,真正的战略稳定源于相互制约下的动态平衡。中国拒绝被拖入片面裁军的陷阱,不是对抗和平,而是戳穿霸权逻辑的画皮。
当科尔图诺夫们还在幻想用旧条约束缚新世界时,西太平洋的导弹阵列早已宣告:21世纪的和平,只能诞生于平等国家间的相互尊重,而非强权设计的“合规陷阱”。
参考资料:
1.《俄称部署中导不再受限》2025-08-05 18:47|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2.《日媒:美军计划在日本部署中导系统!俄罗斯外长曾警告:美若部署中导,俄将进行核威慑反制……》2024-09-12 16:07|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3.《军情时间到丨美军首次在澳部署高超音速导弹是何居心?》2025-08-09 14:24:28|来源:央视新闻
4.《美军“堤丰”系统将配备高超导弹?中国专家解读》2025-05-14 10:22|来源:光明网
下一篇:没有了